人物白描:李芹,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能源动力专业2025届博士毕业生,导师为董威教授,毕业后将前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工作,曾获2024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优秀硕士论文奖、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校级“三好学生”。
夯实基础,初探科研兴趣
2014年,李芹通过高考进入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开启了她在交大长达十年的求学之旅。初入交大,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交大的课程安排紧凑而系统,从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到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专业课程,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为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四时,她参与了“XX复材内壁组件设计及分析技术”项目,第一次接触科研,虽然只是简单的数值模拟,但她对飞行器、传热等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段科研初体验,让她坚定了继续深造的决心。
深入实践,初显科研锋芒
在机动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李芹的研究方向聚焦于飞行器气动热数值预测。在完成基础课程后,她与导师商定,基于国家数值风洞工程项目,前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开展联合研究,这段经历让她受益匪浅。
刚到中心时,李芹对很多研究工具和方法都不熟悉,感觉自己像个“小白”。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向导师和前辈请教,查文献、学理论、跑数据。经过半年的努力,在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她建立的界面气固作用相关模型应用至国产自研CFD软件中。
这段经历不仅让李芹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也让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可,在联合研究单位开展工作期间多次受到表彰,她的硕士学位论文也获评“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优秀硕士论文奖”。
硕士阶段的学习让李芹意识到,科研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实践经历,让她看到了自己在独立科研能力上的不足,也让她下定决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将来以更好的状态服务于科研需求。
攻坚克难,深耕气动热研究
在交大继续攻读博士的李芹,选择沿着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深耕探索。她根据课题的深入研究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了多尺度建模理论与方法、高等传输理论、计算材料热物理等课程。
在学校完成一年的博士基础课程后,她再次回到气动中心,深入挖掘飞行器界面物理建模与气动热数值计算领域。她的研究方向聚焦于高焓流动条件下的界面反应多尺度建模与气动热预测,这一领域不仅是学术前沿,更是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
博士阶段的研究问题更深、难题更多,李芹需要在短期内学习多种方法,她对于能够接受两个团队老师的指导感到荣幸和感激。董威老师从做学术的角度分析问题,气动中心的老师从应用的角度指导方向,才使她在认清问题、探索道路、寻找答案的科研历程中,不曾迷失了方向。
坚定选择,服务国家需求
经过多年的深入了解与实践,李芹认识到气动中心在我国气动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基础雄厚,承担着多项重大科研任务。秉承着对研究方向的热爱和交大人的责任感,她决定毕业后加入该单位,从事更贴近需求、接近应用的科研工作,直接服务于国家需求。
从交大的本科到博士,十年的求学之路让李芹从一名普通学生逐渐成长为初步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人员。这期间,她不仅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坚定了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未来,她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新的挑战,书写属于她的科研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