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崔佩霖:追光筑梦:动力工程成长之旅
发布时间:2025-04-10   阅读:36

人物白描:崔佩霖,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机械工程专业2025届博士毕业生,毕业后将前往中航民机机载系统工程中心,曾获长江思源奖学金,潍柴动力奖学金。

在科技腾飞、创新驱动的时代浪潮中,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而崔佩霖所投身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犹如这片科技海洋中深邃而神秘的航道,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于而言,在这条航道上的探索,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是一场深刻的成长与自我实现的征程。

探寻热流“密码”,初绽科研之花

大学填报志愿时,崔佩霖被动力工程这一专业深深吸引。那些关于能量转换、热流传递的原理如同神秘未知的宝藏,吸引着不断挖掘。在研究生阶段,当接触到针对高热流高温设备散热这一研究方向时,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这一领域在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诸多关键行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然而当时的技术还存在诸多瓶颈。仿佛置身于一场紧张刺激的解谜游戏中,决心去解开高热流高温设备散热这一复杂谜题。

为了在这片未知领域取得突破,崔佩霖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查阅文献资料时,仿佛与全球顶尖的科研前辈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设计实验方案时,每一个参数的设定都像是在为一场精密战役排兵布阵;在实验室里进行测试时,看着仪器上跳动的数据,仿佛是在倾听科研成果诞生前的心跳。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的付出逐渐有了回报。崔佩霖提出的一些创新性思路和解决方案,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取得了优异的散热效果,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更加坚定了在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跨洋交流,拓宽国际视野

科研是一场没有国界的探索之旅,为了在行业内与世界前沿水平接轨,崔佩霖获得了去英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宝贵机会。当踏入那充满学术氛围的会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着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理念。每一场报告都像是一场知识的盛宴,让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养分。在这里,不仅了解到国际上在高热流高温设备散热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还深刻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科研思路和方法的差异。 在会议期间,崔佩霖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国际同行,也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们的交流碰撞出了许多创新的火花,拓宽了的思维边界。这段跨洋交流的经历让明白,科研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全球视野,只有立足国际前沿,才能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image.png 

崔佩霖获得了多个国际知名期刊的审稿邀请。成为期刊审稿人,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篇稿件都会认真阅读、严谨评审,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规范。

支部担当,淬炼成长精神底色

科研之余,崔佩霖还担任了工热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一职。这段经历让从单纯的科研工作者,转变为一名团队组织者和领导者,为的成长赋予了更多维度。党支部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有责任带领支部成员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为了让党员同志们在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崔佩霖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鼓励大家将科研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激励大家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学会了如何凝聚团队力量、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看到支部的每一位成员在思想上不断进步、在科研中取得优异成绩,由衷地感到自豪。同时,这段经历也让明白了个人成长与集体发展的紧密联系,只有将个人的追求融入到集体的事业中,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

 image.png

初心如炬,国防军工逐梦之旅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崔佩霖已完成高热流高温设备散热方向的学位论文研究,即将以"准工程师"身份加入中航民机机载系统工程中心。这家承载着国产大飞机C929机载系统研发使命的央企,正是自暑期参观航天五院卫星总装车间后便锁定的职业航标——当年目睹相变材料在卫星热控系统的精妙应用,如今将在航电测试平台转化为民机温控系统的实战攻关。

 image.png

在入职前的技术衔接期,崔佩霖正系统梳理博士期间研发的相变散热算法,这些在实验室验证过60 MW/m²热流冲击耐受性的创新成果,将直接应用于国产民机机载设备热管理系统的工程化改进。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构建长三角航空产业集群的重要支点,该中心"链主企业"的定位,使深刻意识到:从校园科研到产业落地的跨越,不仅需要技术沉淀,更要有整合产业链的创新视野。

回首过去的科研之路,既有攻克难题的喜悦,也有遇到挫折时的迷茫,但每一段经历都成为了成长的宝贵财富。深知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还有无数的未知等待去探索,在高热流高温设备散热研究的道路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未来,将继续怀揣着对科研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书写属于的成长成才新篇章,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崔佩霖   编辑:毕天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