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研究生】李柯林:坚守初心,逐梦航天
发布时间:2025-04-10   阅读:156

人物白描:李柯林,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机械工程专业2025届博士毕业生,毕业后将前往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239厂,曾获2025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SMC高田奖学金(一等)、长三角国创中心集萃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团员等。

不忘初心,砥砺奋斗

备战高考之余观看的《钱学森》纪录片,让他心中萌生了对上海交通大学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向往。虽然高考与交大失之交臂,但在本科期间,他努力磨练专业知识,投身科研赛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报送至交大攻读博士学位,并跟随钱学森学长的脚步,在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官网继续攀登。同时也选择了航空航天难切削材料的高效加工作为研究方向,坚守着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最初理想。

为了快速融入课题,在博士一年级的课业之余,他便努力挤出空余时间,前往临港实验基地,帮助师兄开展实验,熟悉机床和设备操作,增进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利用周末学习等离子体物理和多物理场仿真的理论知识,探索特种加工后材料的应力变化,研究对后续工艺衔接的影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博一结束时,他将课余研究整理发表了一篇国内会议和一篇EI论文,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_单人生活照_生活照-1.jpg

脚踏实地,勇担重任

博士二年级进入课题组以后,他在导师指导下,针对镍基高温合金的高效加工问题,确定了课题为开发一种新型加工工艺——磁场辅助高速电弧放电加工方法,对等离子体在多能场作用下的特性进行机理探索,对复杂工况下的熔融金属运动行为进行揭示,并通过优化算法提高工艺性能,以运用到实际零件的制备和加工中,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全新的研究,他一开始感到手足无措,也曾经迷茫和困惑,每每这时候,他总会想起钱学森学长历经千难险阻、突破层层封锁回国的事迹,便会重新整理思路,查阅文献,开展大量实验,与生产一线工人交流……课题之余,他还积极参与航空航天、核电等重点行业的企业课题中,为提高航空零件制造智能化和提升核燃料棒回收效率做出贡献。实验室深夜的顶灯、隆隆的机床声和沾满双手的工作液,见证着他一路的付出,也诉说着只有辛劳的汗水才能孕育出最甜的果实。

 31_其他照片_生活照-4.jpg

步履不息,多面发展

作为一名博士生,他深知科研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科研之余,他从一入学便担任系所党组织组织委员,后来又担任党支部书记。在任期间,他深知研究生生活相对单一,便绞尽脑汁丰富党日内容,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学习强国”挑战赛、红色景点参观等,在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增加趣味性。他依托学科背景,积极推进与上飞、华为等重点企业、石河子大学等西部高校的共行共建计划,将企业所需与专业所学紧密联合,将东西部发展紧密连接,让支部同学在共建中领悟行业使命,感悟家国情怀,加强了行业坚守。支部同学前往重点单位就业率逐年提升。在思政老师的指导和所有支委的共同努力下,系所支部的工作模式得到认可,获评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并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样板支部进行推广。疫情封控时期,他积极参加临港实验室住处小区的志愿服务工作,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信息登记任务,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他热爱运动,多次参与学院师生运动会,两次获得篮球赛季军。另外,作为队长独立带队完成了赴四川的暑期就业实践,前往成飞、太行实验室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重点国防单位开展实践任务,加深对航天报国的认识和理解。

 31_其他照片_生活照-2.jpg

坚守理想,逐梦航天

从高中起,在钱学森学长的影响下,他树立投身航天事业的理想。在博士阶段不断攻克航空航天材料高效加工难题的过程中,他急迫盼望能将所学所研应用于航天事业的发展中。2023年,作为学生代表前往酒泉,亲历“澳科二号”卫星的发射过程,火箭升空的震撼再次加深了为航天事业奋斗的理想。因此,他签约了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239厂,前往生产第一线,真正将所学用于飞航武器的实际生产中。

作为一名交大人,“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是他耳濡目染的教诲,也是一直秉承的座右铭。正因为树立了投身航天事业的理想,并不断坚守着这一初心,他才能躬耕不辍,不断奋斗,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奉献!


供稿:李柯林   编辑:毕天滋